田廣金一家是勤勞肯干的,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家中收拾的井井有條,身上隨時打理的干干凈凈,本該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因為病情,在到處尋醫看病中,花光了積蓄,使得這個家庭更加窘迫。失去賴以生存的收入來源,陷入了“一個人大病,全家都倒下”的困境,政府在摸底排查時將他家識別為因病致貧的貧困戶。
政策引導、凝心聚力,擺脫貧困的引路燈
在一家人基本帶病在身,貧困加重的惡性循環下,如何幫助這個被病魔侵蝕折磨的貧困家庭走出困境、奔向小康?幫扶干警楊紅霞積極聯系村支“兩委”,努力尋求各種辦法,最終達成共識,不僅要落實好各項扶貧政策,還需要通過“量身定制”幫扶措施,使田廣金一家走出困境、擺脫貧困。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要把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志氣扶起來,激發內生動力。田廣金一家是想脫貧、愿脫貧的,只是被病魔纏身沒了辦法,楊紅霞多次與田廣金一家溝通交流,深入分析致貧原因、商討脫貧舉措,讓其知曉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黨和政府是其堅強的后盾,鼓勵和引導田廣金一家樹立起脫貧信心,用自己的雙手為整個家庭擺脫貧困盡一份力。
打出“產業+就業”組合拳
好政策要落實好。為了兌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楊紅霞根據紅花崗區人民檢察院制定的“一戶一策”措施,為田廣金一家爭取到一筆扶貧資金,一是用于房屋修繕和基礎生活設施的建設;二是幫助其發展種植、養殖產業,現目前已經初具規模,種植了8畝辣椒,養殖了6頭豬,50余只雞;三是積極為田廣金無業的女兒落實就業,經過多方奔走終于為其聯系到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兒子身體的康復、女兒就業的落實、種植養殖業的初具規模、幫扶干警的幫助、政府政策的支持再加上本就勤勞的一家人,脫離貧困序列是必然結果。

“您和田廣金一家相處這么久,現在回想起來,有什么讓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嗎?”面對詢問,軍嫂楊紅霞靦腆的笑了起來,“沒什么深刻的,我就做了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情,要真要說有的話,那就是希望他們一家身體健康,遠離病魔,現在想來,平平淡淡的也是一種福氣,這也是我和田廣金一家的共同愿望,不然我現在接電話心都懸著的,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供稿人: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