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情況
(一)基本情況。
1.主要職能。
(1)、對于叛國案、分裂國家案以及嚴重破壞國家政策、法律、政令統一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檢察權。
(2)、對于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走私犯罪偵查機關等偵查機關和監察機關調查的案件進行審查。
(3)、對犯罪嫌疑人決定是否批準逮捕、起訴或者不起訴,并對偵查機關的立案、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2.機構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二)當年取得的主要事業成效。
本單位內設機構10個,具體是:政治部、辦公室、第一檢察部、第二檢察部、第三檢察部、第四檢察部、第五檢察部、第六檢察部、綜合業務部、法警隊。
二、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一)收入支出預算安排情況。
本年收入合計2765.23萬元:年初預算指標1994.46萬元,調整預算指標2098.9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765.23萬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占0%;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0%;事業收入0萬元,占0%;經營收入0萬元,占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占0%。其他收入0萬元,占0%。
(二)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度收、支總計2765.23萬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174.21萬元,增加9%,主要原因是設備項目增加。
1.收入支出與預算對比分析。
(1)年初預算數為1994.46萬元,調整預算數指標為2098.95萬元,本年收入年初結轉結余共計2765.23萬元。
(2)差異原因分析:專項支出增加,更新設備增加。
2.收入支出結構分析。
公共安全支出2211.29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2.06萬元;衛生健康支出62.89萬元;住房保障支出100.62萬元。
(1)公共安全支出年初預算為1845.81萬元,支出決算為2211.29萬元,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專項增加。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年初預算為87.63萬元,支出決算為92.06萬元。決算數或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經費增加。
(3)衛生健康支出年初預算為61.07萬元,支出決算為62.89萬元。決算數或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經費增加。
3.支出按經濟分類科目分析。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為16.94萬元,支出決算為16.79萬元,完成預算的92%,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無公務接待費用。與2019年相比,決算數減少14.06萬元,主要原因是節約開支范圍。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16.79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萬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16.79萬元,占10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0萬元,占0%。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0%,出國(境)經費年初預算沒有安排,在執行過程中根據上級安排或工作原因需安排經費時,由財政追加解決。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年初預算為16.94萬元,支出決算為16.7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2%,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減少,經費減少。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與2019年相比,決算數減少7.4萬元,減少主要原因是公務出行量少。
(3)公務接待費年初預算為0.14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0%,決算數或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無公務接待費用。主要原因是2020年無公務接待費用。紅花崗檢察院2020年國內公務接待0批次,0人次,支出0萬元,主要原因是無公務接待。
4.財政撥款收入、支出分析。
(一)2020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年初結轉和結余0萬元。本年收入決算總額0萬元,與2018年相比,增加(或減少)0萬元,增長(或降低)0%,主要原因是0。
(二)2020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額為 0萬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或減少)0萬元,增長(或降低)0 %,主要原因是0。
(三)年末結轉和結余情況。
1.2020財政撥款收入2765.23萬元,非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調整后年初結轉和結余172.47萬元。
2.主要用于專項資金支出結余。
(四)與預算支出相關的其他指標分析。
2020年度收、支總計2765.23萬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174.21萬元,增加9%,主要原因是設備項目增加,人員變動經費增加。
(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一)項目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單位組織對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開展了績效自評工作。共計1個項目進行了績效自評,共涉及預算資金340萬元,自評覆蓋率達到100%。
(六)當年預算執行及績效管理中存在問題、原因及改進措施。
無
三、本年度部門決算等財務工作開展情況
(一)本單位財務管理、績效管理、決算組織、編報、審核情況。
(二)本單位決算及績效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
(三)對單位決算管理及報表設計的意見建議。
(四)對加強部門決算數據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議。
注: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可參考部門決算分析評價表(見軟件查詢模板)及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附后)。
附: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一、行政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1.支出增長率,衡量行政單位支出的增長水平。計算公式為:
支出增長率=(本期支出總額÷上期支出總額-1)×100%
2.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單位當年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調整預算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3.人均開支,衡量行政單位人均年消耗經費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開支=本期支出數÷本期平均在職人員數×100%
4.項目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單位的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項目支出比率=本期項目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5.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單位的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本期人員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6.人均辦公使用面積,衡量行政單位辦公用房配備情況。計算公式為:
人均辦公使用面積=本期末單位辦公用房使用面積÷本期末在職人員數
7.人車比例,衡量行政單位公務用車配備情況。計算公式為:
人車比例=本期末在職人員數÷本期末公務用車實有數:1
二、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1.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預算收入完成率=年終執行數÷調整預算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收入數
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調整預算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2.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衡量事業單位事業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人員支出÷事業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業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業單位按照實際在編人數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離退休人員支出)÷實際在編人數
此外,行業事業單位還可根據相關財務制度規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關分析指標,如:
1.財政撥款依存度, 衡量部門(單位)對財政撥款的依賴程度。
財政撥款依存度=財政撥款收入÷收入總額×100%